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与齿轮泵和叶片泵相比,柱塞泵(以斜盘式轴向变量柱塞泵为例)结构比较复杂,拆修与装配应分泵主体和变量头进行。柱塞马达的拆修与装配方法与柱塞泵基本类同。
(1)拆卸柱塞泵检修时,首先应对照装配图或使用说明书对泵进行拆卸,其步骤见下表。
斜盘式轴向变量柱塞泵的拆卸步骤
步骤 | 内 容 |
| 步骤 | 内 容 | ||
泵主体的拆卸 | 1 | 松开泵主体与变量头的链接螺丝,卸下变量头并妥善放置和防尘 | 泵主体的拆卸 | 9 | 松开泵体与壳体的连接螺钉,将泵体与壳体分解(但泵体上配流盘的定位销不能取下),取下泵体 | |
2 | 取下柱塞与滑靴组件,如发现柱塞卡死在缸体中,已研伤缸体,则应报废此泵而换新 | 10 | 卸下滚柱轴承 | |||
3 | 从传动轴上取出球铰、弹簧等组件并分解成单个零件 | 11 | 清洗拆下的零件 | |||
4 | 取出缸体及其外镶缸套,两者为过盈配合不分解 | 12 | 逐一检查拆下的零件(包括各密封件及各轴承)的状态并对已磨损或失效的零件进行修理或更换 | |||
5 | 取出配流盘 | 变量头的拆卸 | 1 | 拆下变量头组件,卸下止推板和销轴 | ||
6 | 卸下传动键 | |||||
7 | 卸掉法兰盘螺钉及法兰盘和密封件 | 2 | 松开锁紧螺母,拆卸上法兰,取出调节螺杆及变量活塞(对于液压控制变量头,则应拆解变量控制阀后在取下调节螺杆及变量活塞) | |||
8 | 卸下传动抽及两滚柱轴承组件 |
(2)修理
①柱塞滑靴组件球窝滑靴柱塞组件的装配情况可参见图4-4。在柱塞泵工作中,由于球窝滑靴柱塞组件被频繁推拉,极易造成滚压球面脱落,或因滑靴球窝被拉长而造成 “松靴”。由于修理需要胎具滚压压合,所以应和高压泵生产厂修理或更换。
滑靴端面若轻微磨损,抛光至Ra0.1μm,表面平面度应不大于0.005mm。若磨损严重,则应和泵生产厂修理或更换。
对于柱塞表面产生的轻度拉伤或摩擦划痕,用极细的油石研去伤痕即可,但重度咬伤一般难于修复,且修复的价格昂贵,不如更换新泵。
②配流盘其磨损、“咬毛”,甚至出现烧盘多是因油液不清洁所致。对于轻度磨损拉毛的配流盘,可将配流盘放在零级精度的平板上,用手工研磨加以修理。研磨所用磨料多为粒度号数W10的氧化铝系、金刚石系微粉。研磨时,在磨料中直接加润滑油(一般用10号机械油)。在精研时,可用1/3机油与2/3煤油混合使用,也可用煤油和猪油混合使用。研磨时的压力不能太大,以免因被研磨掉的金属过多,加大工作表面粗糙度甚至划伤研磨表面。研磨后应在煤油中洗净,再抛光至Ra0.1μm,表面平面度应不大于0.005mm。
③缸体 通常用青铜制造。缸体易磨损部位是与柱塞配合的柱塞孔内圆柱面和与配流油接触的端面。对于轻度端面磨损,研磨便可。重度磨损,可先在平面磨床上精磨端面,然后抛光至Ra0.1μm,表面平面度应不大于0.005mm(为了防止金刚砂嵌入青铜缸体表面,不允许用研磨剂研磨该平面)。
④变量头 止推板若有磨损,其修理方法与配流盘相同。变量控制阀芯如有拉毛、划伤,可用细油石和细砂布修磨掉划痕。变量活塞一般不易磨损,如有磨痕,修磨即可。
(3)装配 修理后的柱塞泵应分别对泵主体和变量头进行分装,然后再将两者进行总装。具体步骤见下表。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而装配步骤
步骤 | 内 容 |
| 步骤 | 内 容 | ||
泵主体的装配 | 1 | 清洗干净全部零件 | 泵主体的装配 | 11 | 将滑靴、柱塞和回程盘组件装入缸体孔中 | |
2 | 将泵体及壳体间密封圈装入相应沟槽中 | 12 | 装上传动键 | |||
3 | 用连接螺钉合装泵体及壳体 | 变量头的装配 | 1 | 清洗干净全部零件 | ||
4 | 将滚珠轴承装入壳体孔中 | 2 | 将变量活塞装入变量壳体 | |||
5 | 将传动轴及滚珠轴承组件装入泵体中 | 3 | 将变量头销轴装入变量活塞 | |||
6 | 将轴封装入法兰盘沟槽中 | 4 | 将止推板装入变量头销轴 | |||
7 | 将法兰盘与泵体合装并用螺钉紧固 | 5 | 将变量壳体与壳体间的密封圈装入密封沟槽 | |||
8 | 将配流盘装入泵体端面贴紧,用定位销定位(注意定位销不要装错)→将缸体装入壳体中(注意与配流盘端面贴紧) | 泵的总装 | 1 | 准备好分装的泵主体与变量头 | ||
9 | 将中心套,中心弹簧及球铰等组合后装入传动轴内孔 | 2 | 把泵主体与变量头之间的密封圈装入壳体沟槽 | |||
10 | 将滑靴柱塞组件装入回程盘孔中 | 3 | 合装泵主体、变量头(注意止推板要与各滑靴平面贴合),均匀拧紧各连接螺钉 |
注意,柱塞泵结构复杂、价格较高,检修与装配比较麻烦,大多数易损零件都有较高要求和加工难度,检修和装配往往需要丰富的经验及相应的设备和工夹具。所以特别注意避免在对泵的结构原理不了解又无现成的备用易损件时就盲目拆解柱塞泵。在泵装配中特别要注意,谨防中心弹簧的钢球落人泵内,装配人员可先将钢球上涂上清洁黄油,使钢球粘在弹簧内套或回程盘上,再进行装配。否则落入泵内的钢球会在泵运转时打坏泵内所有零件,并使泵无法再修复。
下面威斯特小编再给大家解决径向变量柱塞泵系统无法达到正常工作压力故障的问题诊断
①功用、结构及故障现象某建筑材料厂使用的液压系统以径向变量柱塞泵(德国博世公司)作为油源。图7-32为该泵的结构原理,星形的液压缸转子3装在配流轴4上,转子3产生的驱动转矩通过十字联轴器2传出,定子7不受其他横向作用力。位于转子3中的径向柱塞5,通过静压平衡的滑靴6紧贴着偏心行程定子7。柱塞5和滑靴球相连,并通过卡环锁定。两个挡环8将滑靴卡在行程定子上,泵转动时,它依靠离心力和液压力压在定子7上。当转子3转动时,由于行程定子7的偏心作用,柱塞5作往复运动,其行程为定子偏心距的2倍,改变偏心距即可改变泵的排量。由泵的结构可以看出,滑靴与定子为线接触,接触应力高,当配流轴受到径向不平衡液压力的作用时,易磨损,磨损后的间隙不能补偿,使泄漏加大,故泵的工作压力、容积效率和转速均比轴向柱塞泵低。
该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液压系统无法达到正常工作压力(要求工作压力高于25 MPa,并能调整压力使之逐渐降低,流量要求能自动调节),导致无法提起模具和满足使用要求。
②原因分析根据径向柱塞泵结构特点,认为很可能是由于滑靴与定子接触处为线接触,易产生磨损所致。通过拆检,果然发现滑靴与定子的贴合圆弧面磨损严重,圆弧面上的合金层已有磨痕,部分合金层已磨掉。定子内曲面的磨损程度稍轻,仅仅只有划痕。由于滑靴圆弧推力面大于活塞上的推力面,使其无法紧紧贴紧在定子内曲面上,故运动密封不严而造成内泄漏增大,致使液压系统无法建立起较高的压力。
③修复方案及效果根据上述分析,对滑靴圆弧面和定子内曲面进行了修复。
a.滑靴的修复滑靴的圆弧推力面上有一合金层,现已有磨损伤痕,针对这一情况,采用研磨的方法,利用定子的内圆弧面,用平面工装靠在研磨轨迹上,加800号研磨膏进。行研磨,研磨后将滑靴圆弧推力面贴紧在定子内曲面上。为了检验研磨后两面贴合情况,将煤油从滑靴上的通径口倒入,煤油不漏,证明其研磨效果较好,起到了密封作用。
b.定子的修复定子内曲面的磨损程度稍轻(只有划痕),采用金相砂纸轻轻砂去表面划痕,并将8个滑靴的圆弧推力面分别与其配研。滑靴的圆弧推力面不漏油即可。
零件修复完后进行装配,并将该泵接入实际使用的液压系统,运行良好,能够建立起较高的压力(zui高可达35 MPa,工作压力可达28 MPa),模具能被轻松提起,之后压力逐步降低,流量增大到超过80 L/min,效率提高,*符合工作要求。
版权所有© 2024 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8010475号-6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