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齿轮泵(马达)的使用与维修技术
为了保证齿轮泵(马达)正常可靠地工作,在安装前首先检查订购的齿轮泵(马达)型号、排量、旋转方向和安装联接形式是否附和设计要求,其次检查齿轮泵(马达)的轴身表面、联接键、安装法兰面、进出油口的法兰面或螺纹处,凡存在影响装配质量和使用缺陷的,必须仔细清除,例如飞边,,毛刺、碰伤、锈斑等、尤其是进出油口的联接法兰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影响橡胶密封的划痕。凹坑存在,只有正确的安装与使用,才能使齿轮泵(马达)运行可靠,寿命长。
二、齿轮泵(马达)的安装
- 齿轮泵(马达)的轴伸不得承受外来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应采用刚性联接轴套或弹性联轴器与驱动轴(被驱动轴)联接。
- 齿轮泵(马达)支架的安装面与功率输出轴(转矩传递轴)的垂直度公差不得大于0.10mm。
- 齿轮泵(马达)轴伸与功率输出轴(转矩传递轴)的同轴度公差,采用刚性连接轴套时不得大于0.05mm,采用刚性联轴器时不得大于0.10mm。
- 齿轮泵(马达)轴伸与功率输出轴(转矩传递轴)两端面应有2~5mm间隙,以免安装时两轴顶死而承受附加轴向力。
- 齿轮泵(马达)轴伸与联轴器孔应为间隙配合,装配时不得用铁锤敲打,避免因轴向力而损坏侧板或轴套。
- 齿轮泵安装在油箱上面时,其吸油口的位置距工作液面的高度不得大于500mm。
- 齿轮泵的进出油口位置不能接错。
- 齿轮泵吸油管路的大小接通油流速为1m/s左右选取,不得超过2m/s。吸油管路的真空度不得大于0.03MPa。吸油管路一般为直通形式或设一个弯头,zui多不得超过两个,一旦齿轮泵因吸油阻力大而吸空。不仅产生噪音,压力脉动,(系统会因压力脉动大而发生振动),而且齿轮和侧板会因气蚀而产生剥落,大大缩短齿轮泵的寿命。
- 为避免杂质吸进油泵进入系统,损坏油泵和系统的其他液压元件,应在齿轮泵的吸油管路桑安装过滤精度为80~100μm的滤油器。为保证内工作液的清洁,应在系统回油管路上安装过了精度为20~30μm的滤油器。
- 压力油管路大小应比进油管路小1-2个档次,通过流速为3-7m/s,系统压力低时取小值。
- 齿轮马达的回油背压应符合样本规定。威斯特
- 齿轮马达的泄油管路应无阻力地直接与油箱接通回轴,避免内压过高冲坏轴封漏油。
- 所有的管道(包括吸油管、回油管、泄油管等)都应插在油箱zui低工作液面以下,以免吸入空气或把空气带入油液中,而引发系统发生噪音,压力脉动,振动等故障。
在齿轮泵(马达)运行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声音异常,漏油,压力上不去,输出流量(转矩)不够等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经检查确认是由齿轮泵(马达)故障引起的,则应将齿轮泵(马达)拆下送制造厂修复或更换,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自行拆卸,修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将齿轮泵(马达)表面的尘土、油泥清理干净。
- 拆前后泵盖和侧板时,应用改锥仔细地对称撬开,然后取出泵体上的定位销,不能用铁锤敲打。
- 在取出主、从动齿轮前,应将猪、从动齿轮相对泵体的安装方向和两齿轮齿形的互相啮合的位置打上记号,以便原样复位。因为经过常时间的工作磨合,这时的配合和啮合状态是*拍档了,装倒了会因增加间隙,啮合不良而产生噪音,大大降低齿轮泵(马达)的容积效率。
- 拆轴封时,应保护密封刃口不被轴伸键槽处的锐边割伤而损坏。
- 拆下的零件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干净,并按照拆卸顺序摆放。
- 仔细检查齿轮,侧板(或轴套,有的齿轮泵的结构是轴套器补偿侧板兼轴承的双重作用),泵体、轴承、密封等零件的状态,确定能否修复后继续使用或更换。